欢迎访问临沂市规划局网站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 
首 页 政务公开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规划公示 规划成果 机关建设 办证查询 规划建议
 今天是:  
您现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专家论坛 > > 正文

徐匡迪:城市发展要传承历史文化

来源:中国城市网

发布日期:2017/7/13 14:34:50 作者:  浏览次数:

今天,我就“城市发展要传承历史文化”这一问题谈点心得体会,供首届城市学高层论坛讨论。城市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涉及到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方面面,是个复杂的巨系统,我这里想用一些城市例证,特别是我家乡杭州的案例来说明,城市为什么要传承历史文化,而城市又是如何传承历史文化的。

一、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载体

“城市”最早出现的形态是“城堡”加“集市”。几乎所有的城市的雏形都是由两部分组成,一部分是“官衙”,是官府所在地,另一部分是“集市”。在农业经济时代,城市仅仅是为了满足政治上管理和农副产品交流的需要而出现的,所以一般规模不大。工业革命以后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二、三产业,城市形态也出现了多元化,有些城市不再是官府所在地,有“矿山城市”、“工业城市”、“港口航运城市”、“交通枢纽城市”等等。比如郑州,历史上没有这个大城市,河南的大城市是古都开封和洛阳,但是由于平汉铁路取直和陇海铁路相交于郑州,结果郑州得到快速发展,现在郑州规模大大超过开封、洛阳。再比如石家庄,就是因为正太铁路和平汉铁路在此交汇,才有了石家庄这座城市,现在已成了河北省的省会。同样,由于交通的改变,有些城市的功能和地位也发生了变化,如扬州,在古代交通的水运为主时,因长江、运河航运在此交会,所以当时的米商、盐商等都集中在这个地方,那时扬州非常富足,所以说是腰缠万贯下扬州,富商云集。但后来铁路交通、海运发展起来,扬州地位就下降了。进入后工业化时代,又出现了金融城市、历史文化名城、旅游城市等等。当前,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城市及大城市连绵带出现。最近200年,城市化的进展速度、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,远远超过总人口的增长速度。城市化率正随着工业化、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。纵观上一个世纪的变化,世纪之初全球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人口生活在城市,而到上世纪末城市人口已占47%。

中国的城市化,也有个演变过程。现在,中国人口多是一个基本国情,但是历史上并没有那么多。17世纪以前,中国人口不超过1亿人,可以说是“地大物博”。抗日战争时期,东三省沦陷的时候,3000万同胞做了亡国奴,现在一个沈阳市就1000万人口,整个东北已近1亿了。20世纪中国人口增长了300%, 20世纪初中国人口是4亿,起初是十年增长1亿,之后是十年增长2亿,解放以后的70年代到80年代初一年增长1亿,后来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,人口增长速度才得到了控制,现在我国人口是13亿4600万。20世纪是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。原北大校长马寅初提倡“一个家庭的孩子一个不少,两个正好,三个不要”,最后被批判为马尔萨斯人口论。如果按照他的人口学、经济学计算,1956年就实现一个家庭两个孩子的政策,现在中国人口应是8亿多,可实际上现在人口整整多增长了5亿,给国家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。

中国城市化的进程,解放初期城市化率是12%;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增长很快,1957年达到了20%;之后由于大跃进及三年自然灾害大起大落,又回到18%;1966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停滞的十年,知识青年初中毕业就到农村,户口也转移到农村,城市化率始终徘徊在22%左右;自1978年到1984年,知识青年回城,是经济恢复发展阶段,城市人口有所回升;1984年到1992年,是经济平稳发展阶段;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,经济发展速度加快,城市化率以每年1-1.5个百分点加速提高,估计今年城市化率将达到49%。最近,中国工程院做过一个城市化的预测,按照“城市一个家庭生一个孩子,农村一个家庭生两个孩子,少数民族家庭不限制”的政策,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是8000万人,还将有3亿人口从农村转到城市。这样到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.4亿,农村人口达到6.3亿。中国城市分布还有一个显著的自然地域特点,如果从黑龙江的爱珲到云南腾冲画一条线,这条线以东国土面积只有40%左右,但是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84.3%,因为中国人口宜居地区都在这个线以东、以南。中国的西部特别是西北部和青藏高原,自然环境十分脆弱,有的承载量已经超负荷,可能还是应让西部的人到东部来就业、发展,总体上应是这样一种状况和趋势。

总结我国城市化历程的经验教训,未来的中国城市化发展,第一,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。第二,大中小城市要进一步组合优化,不能再盲目扩大大城市,应在大城市的周边发展一些组团式中小城市,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。第三,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,循序渐进,统筹城乡发展。不但城市要发展,农村也要发展。城市化可以探索各种途径,但是有一条是明确的,就是不能走农村家庭空巢化、农村土地荒芜化、农民生活贫困化的路子。第四,城市发展必须要传承历史文化,切忌“千城一面”。今天着重讲最后一点,就是城市发展要传承历史文化。

二、城市发展要传承历史文化

首先,城市化不是城市扩大化,不是简单的“摊大饼”。其次,现代化也不等于全盘西化,不等于高楼化。第三,城市总体形态要和地域文化相适应,不能一个模式、一个模子。第四,城市建设要与自然生态和谐协调。山区城市有山区城市的特点,港口城市有港口城市的特点,不同城市必须与自然生态和谐。城市是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载体,城市建设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生活品质。城市的发展除了物质层面的思考以外,必须扩大到相应的社会和文化层面来思考。因为即使我国有75%的人口进入城市,城市也还要发展,就是怎么提高城市的品位,怎么提高市民的素质,怎么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。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明传统,各地城市都有鲜明的历史文化背景,比如陕西地区有关中古文化区,北京附近有燕山蒙满汉古文化区,四川有巴蜀古文化区,云南有丽江、大理为代表的滇西古文化区,湖南、湖北是楚汉古文化区,山东是齐鲁古文化区,泛长三角到浙江、江苏以及江西一部分,包括杭州这里,都是吴越古文化区。因此,不能所有的城市都用一个模式来规划、建设,必须和当地的文化特色相结合。

城市要有自己的“名片”,城市现代化要在传承区域文化前提下进行,防止“千城一面”。王国维先生在上世纪初西学东渐时曾提出:“中西之学,盛则俱盛,衰则俱衰。风气既开,互相推动。”因为当时曾有人要全面否定国学,全盘接受西化。我们觉得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也可以借鉴这一思想,就是中国应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学,我们学习西方的同时,也必须研究中国城市学的特点,中国的城市设计要有中国的文化元素、中国的哲学理念。

现在,我国大城市的CBD地区往往面貌难辨,西部大城市和东部大城市没有多少差别,各地城市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征,但是中国是有很深厚文化积淀的国家,绝不允许在我们的手里,因为搞城市化,简单地把城市搞成“千城一面”。在传统文化当中,关于城市审美有很多的诗句,像苏东坡讲到杭州时赞叹地咏出“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;欲把西湖比西子,浓妆淡抹总相宜。”显然西湖就是杭州的名片。我觉得,杭州现在城市化、现代化建设处理得非常好,钱江新城建在万松岭以南,而在西湖边上看不见一座高楼。如果把高楼建在湖滨,建在北山的脚下、南山的边上,这样杭州西湖就会变成“小盆景”,就失去了“山色空蒙”的感觉,用杭州话来说,西湖就变成一个“洗脚盆”了。苏州是“水道脉分棹鳞次,里闾棋布城册方。”表明苏州是有水的城,城市里面水道很多。南京是“据龙蟠虎踞之雄,依负山带江之胜。”济南是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。”济南在七八十年代一度大明湖没有喷泉,泉水干涸了,趵突泉水不流了,因为工业采集地下水太多造成的,近期经过产业结构调整才得以恢复。如从更大的视野看,世界上一些大城市都是各具文化特色的,像北京,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,一直到故宫,看到这一带的图片,就知道是北京。现在站在故宫午门和天安门之间这几个广场上,看不到高楼。我在上海任职的时候,市委、市政府决定绝不许动外滩的36栋建筑,这些建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经济大发展时,西方殖民者来投资兴建的,尽管这是一段中国人民遭受屈辱的历史,但是我们不能把它拆掉,因为这是历史的记忆。这些老建筑就是上海的LOGO,是上海的标志,或者说上海的名片。所以,上海要建新楼就到浦东去,外滩还是保持它的历史面貌。再比如莫斯科,克里姆林宫、红场、大教堂,这就是莫斯科的特点,一看到这样的图片,就知道这是莫斯科。像伦敦,塔桥、大本钟就是伦敦的标志,搞现代化不能把伦敦的大本钟和后面的议会大厦拆掉,也不能因为塔桥有点笨重,就搞成现代化的斜拉桥,因为这是它的历史。再像北欧小国芬兰,是冰雪之国、千湖之国,整个国家的建筑都是白色的。在市中心,连绵的白色建筑,并不高,但是很凝重,和冰雪、湖水相辉映,和自然有机结合。罗马是一座历史文明古城,喷泉、雕塑保持非常好,再如罗马斗兽场,这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化遗产。像巴黎,香榭里舍大街当初规划时就确定,两边是树,中间是机动车道,外面是自行车道和人行道,而且在5.5公尺宽的人行道上,允许商家摆摊,人们可以坐在那里谈天休闲、喝咖啡。巴尔扎克等法国作家写小说都是在这儿写的,在这里一面写,一面可以看市上的各种景象,他的小说中有些人物的原型就是街边咖啡馆里的女招待员。作者看到她们的身材、神态,就写入他的小说,这样贴近生活。香榭里舍大街两侧到现在都不许造高层建筑,当然巴黎也有十分现代化的地方,像拉德芳斯新区就全都是摩天大厦。

再回到我们杭州,杭州西湖周围就是老样子,而钱江新城则现代化。我是杭州人,知道原来钱江新城所在的江干区原来是最穷的地方,现在是最现代化的城区。杭州没有名山大川,也没有瀑布急流,更没有巍峨的皇宫殿堂,为什么却能让人流连忘返?除了自然天成的湖光山色以外,还因为杭州的美景处处蕴涵着深邃的历史文化,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历史遗迹。我说杭州是幸运的,因为曾有两位伟大的文人做过太守,一位是白居易,一位是苏东坡,他们给杭州留下的不仅是硬件——白堤、苏堤,而且留下了很多佳话。下面,我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:

一是灵隐“冷泉亭”。灵隐寺旁边有一座冷泉亭,这是在山沟里面留出来的山泉,泉水很凉,所以叫“冷泉”。亭子始建于唐代,白居易很喜欢这个地方,专门写了《冷泉亭记》。“冷泉”两个字是白居易题的,后面“亭”字是苏东坡续上去的,明代的大书画家董其昌也到过这里,并留下了一幅对联“泉自几时冷起,峰从何处飞来。”清代的左宗棠攻打太平天国,收复杭州后到这里也撰一副对联“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,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”。而现在的导游带游客到这里,很少有人讲起这些典故,就是风景名胜的文化趣味缺失了。

二是孤山“放鹤亭”。北宋诗人林逋不愿意做官,隐居孤山,种梅养鹤,以梅为妻,以鹤为子,有“梅妻鹤子”之称。苏轼称林逋“自言不作封禅书,更肯悲吟白头曲。”表明林逋只是做他的山水文章,不考虑功名利禄。林则徐被革职后流放到伊犁,回来时路过杭州,非常感慨,他撰联云“世无遗草真能隐,山有名花转不孤。”大意是说林逋能够留下的书都很少,是真隐士,山里正好有梅花为伴,所以孤山不孤。“冷泉亭”、“放鹤亭”绝对没有承德避暑山庄或者北京颐和园那种宫亭的富丽堂皇,没有金黄色的琉璃瓦,也没有楠木的柱子,但是为什么吸引人呢?这就是因为有文化,像“放鹤亭”有个碑记,这些东西都应是我们杭州的传世之宝。

因为我是从教育界过来的,所以再说说另外一件近代的事情:清朝杭州最后一位太守叫林启,他很重视教育,在1897年就创办了求是书院,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就是该书院学生,这个求是书院是浙大的前身,所以考证下来,浙大是中国最早的大学,它从1897年算起。后来林启又在杭州的圆通寺办“养正书塾”,即我母校杭州高级中学的前身。所以,后人在孤山建了一座“林社”,落成后还是章太炎先生亲自来启用、纪念林启先生的。这样的例子很多,围绕全西湖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很多的文化积淀和内涵。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前夕,行程里面有杭州,他问司徒雷登这个中国通说在杭州要看什么?司徒雷登是在杭州出生长大,就指名说要去看孤山。因为这个地方有座亭子叫“西湖天下景”,他学过汉学,觉得亭子边上的对联非常有意思,对联是“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,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”,而且这对联可以反过来读,意思是在清明期间,天气一会儿雨一会儿晴,像这种对联有很多意思。可见,杭州的风景不奢华,像孤山这种亭子,都很简单,木结构,上面就是黛瓦,并没有斗拱,但是它有文化。

再说一个题外话:清朝皇帝乾隆到杭州来过多次,他在湖心亭留下一个碑,碑上有“虫二”两个字,自认为是个谐趣碑,让后人去遐想“虫二”是什么。他的答案是“风月无边”,“风”没有边就是“虫”,“月”没有边就是“二”。近日我曾去湖心亭一游,但见导游带人到此,却不带人到这个地方去看一下。所以,西湖的文化历史要保存下去,还要对杭州旅游系统的工作人员作西湖文化的培训。

西湖美景佳话不胜枚举,衷心祝愿杭州市在成功完成西湖申遗的基础上,博采众长,继续深入发掘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,既要保护,更要发掘,把杭州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生态、旅游、宜居、幸福城市。


打印本页】【关闭本页
版权所有:临沂市规划局 www.bvvjc.com. 地址: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33号城乡规划服务大厦 邮编:276001
电话:0539-8227860 Email: lyghj@126.com
技术支持:临沂华景网络 网站备案:鲁ICP备06013884号